经过三年筹建,
戴逸学术馆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建成开放。
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主任崔建飞
与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
共同为戴逸学术馆揭牌。
逸之子戴寅代为
宣读戴逸先生的致辞。
许多学术界“大咖”也来到现场
为戴逸学术馆开馆表示祝贺。
耿识博
中国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
刘梦溪
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
戴逸学术馆将集中展示
戴逸学术思想研究、交流、出版历程及作品。
戴逸学术馆位于常熟老城区中心石梅广场,紧邻常熟图书馆,原常熟县立图书馆,始建于1916年,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,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。戴逸先生命名为衣山楼。
主楼一层为开放式阅览室,现存戴逸藏书一万五千多册以及个人档案资料、照片、手稿、清史编纂档案、书画等,穿插展示戴逸学术经历和重要的研究成果。二层陈列“戴逸与清史纂修工程”专题展览。
馆内还辟有研究室、档案室等,是集专题图书资料收集保管阅览功能、展示陈列宣传功能和清史研究学术交流功能为一体的学术机构。
馆内展出“戴逸与清史纂修工程”展示我国清史修纂的过程、成果,戴逸先生的学术人生与在清史纂修过程中的贡献与成就。
学术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。开放以后,学术馆以藏书、档案资料和学术成果为基础,加上常熟市图书馆丰富的古籍和地方文献资源,依托文旅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、中央文史研究馆、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、清史研究所以及国内学术机构的研究力量支撑,打造成面向全国的清史和戴逸学术思想的研修基地。
戴逸学术馆发展座谈会在常熟会议中心举办,戴逸家属向我市文体旅局移交学术馆书目清单。
同时,《修一部信史和良史——清史纂修工程简述》报告会在常熟市图书馆举行。主讲人马大正教授介绍了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启动、实施以及推进情况,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隔代修史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。
戴逸学术馆的建成,
或将成为常熟一张亮丽的新名片!
(部分图片特别感谢:潘一琪,许慧)